识局、破局、掌局

识局、破局、掌局

有人说:人生如棋,步步皆是局。一旦陷入困局,惊慌、浮躁、焦虑也就接踵而至。唯有识局,方能破局;唯有破局,方能掌局。这才是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。

识局

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我们在眼花缭乱的自然景物中会迷失,同样在繁华难辨的人际关系中也会迷茫。

所谓识局,就是识势,通过知彼知己的把握来判断事情的发展方向。

明朝时有一位知县,因一点小事得罪了自己的下属范某。于是范某偷走了知县的大印作为报复,古代丢了大印,官员要被严惩。

知县没有张扬丢印一事,他心知肚明是范某偷的,但左思右想,无论是来硬的抓,还是来软的劝,都不能使官印失而复得。

忽然,知县想到范某是胆小之人,平日也是衷心之人。与其逼他交出官印,不如让他主动放回原处。知县在庭院里放了一把火,召集所有人救火,并拿出一个盒子交给范某说:“你保护好官印,不用去救火,在这里留守。”

知县走后,范某打开盒子一看,是空的。他自知进退两难,赶紧从家中取来大印,放了进去。

叔本华说过:“世界上最大的监狱,是人的思维意识。”一眼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都看不到本质的人,命运截然不同。

生活每天都在上演各种各样的故事,而故事结局如何,往往取决于我们分辨黑白良莠的能力。拥有看清本质的能力,方能拨开迷雾识得局中人,不困于境,不囿于情,直达要害,解决问题。

破局

世事如棋局局新。人生如棋,小小的棋盘之间,顺逆之势,变幻莫测。有时困住我们的并非局面本身,而是不知变通的心态。

纪晓岚在《阅微草堂笔记》中记载了一则故事。

有个叫刘羽冲的沧州人,偶然得到一部古兵书,熟读后就觉得自己已经所向无敌。正巧乡里出现土匪,刘羽冲就自己按照兵书上所说,训练乡兵与土匪们打仗,然而上阵即溃败。

后来刘羽冲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书,伏案苦读数年,觉得自己可以把荒地变肥沃,就去州官那里游说进言。州官满心期待,就让他带领全村人按古书所说之法造水渠,结果水渠刚造好,洪水就来了,顺着水渠灌进来,祸害了全村人。

从那以后,郁闷的刘羽冲常常自问:“古人怎么能欺骗我呢?”没多久就病了。

“一阖一辟谓之变,往来不穷谓之通。”天地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化中,变通要合乎时宜,不可不变,也不可乱变。

遇事既要有沉着应对、冷静守成的立场,也要有随机应变、顺势而为的魄力。若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,无异于洞穴里的囚犯,只会困住自己,盲目自信;若能因时而变,随事而制,方可冲破思维牢笼,柳暗花明。

掌局

《孙子兵法》有言:“不谋全局者,不足谋一域。”心怀全局的人,站得高,望得远。

晚清时期,左宗棠第一次出征,誓死收复新疆。刚出城,就看到一个老头摆着一盘象棋残局,竟然挂着“天下第一局”的招牌。左宗棠对象棋颇有研究,便上前不假思索破了残局,之后扯下招牌,带着大军出发了。

时过三年,左宗棠使命完成,凯旋回朝又意外碰到这位“天下第一局”的老先生。左宗棠气愤不已,要求与老者再下一局,让他输得心服口服。

结果连下三局,都输。

老先生笑着解释:“前次左将军重任在肩,恐挫你锐气,对弈时也暗示战局如棋局,只要心谋全局,即使遇到险境也有信心扭转。如今将军了却心愿,实至名归,也就不再承让了。”

左宗棠很惭愧:“先生不仅棋艺高超,还深谙为人处事之道。”之后,将老者接到府上做幕僚。

《孙子兵法》有云:“谋定而后动。”

人生如棋,棋悟人生。棋需要我们一步一步下,人生路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走。你我作为棋手,与不确定的人生对弈,与其患得患失,不如从容面对。不必为一时的进步沾沾自喜,也不必为一时的曲折妄自菲薄。

当有了不慌不忙的态度,就实现了未战而庙算胜;有了十拿九稳的定数,即使泰山崩于前也会面不改色。

作家白落梅说过:“人生一局棋,若以复杂的心态,看凡间一切,则迷雾重重;若以平常的心态,看万丈红尘,则阳光明媚。”

岁月不居,人生短暂。坚守心中原则,懂得随机应变,学会未雨绸缪,看淡是非成败,才能在各种局中进退自如,拥抱最美的风景。

图文均来自公共网络资源,侵权立删
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 分享
评论 共3条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